Turning Strangers to Friends
人,是一個地方最美的風景。
實不相瞞,這次到緬甸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當個背包客,以前多少會有個行李箱。一個人到緬甸,出發前就答應自己要更放膽認識朋友,結果這次旅行總共認識了多餘十個國家的人。幾年前第一次決定獨遊就是為了走出comfort zone,不只是黏著自己的朋友,而是放開認識不同的人,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。很多人想到獨遊,第一擔心的是安全問題,接著就會怕一個人無聊,再來窮游的話沒有人分擔交通費和餐飲。但其實一個人旅行並不孤單,反而因此結識很多不同國家但志同道合的朋友,不只一起玩一起吃,還聽到很多有啓發性的故事,當然也要認識一下當地人,親身感受文化。
看到我旅行的照片,很多人懷疑我到底是不是一個人去的,但其實一張張美照就是「陌生人」伴我拍的。(@ Bagan, Myanmar)
這其實是最難的一點,但一旦沖破了,幾乎就沒有難度了。當然在香港沒事跟一個陌生人講話或叫人拼車是一件很奇怪的事,但相信我,在旅行途中這件事對遊客,特別是背包客來說完全正常,特別是一個最大誘因-「省錢」!在我到達緬甸機場的時候已經是晚上,到市區的唯一方法就是計程車或Uber (我也沒想到緬甸會有Uber),車費大概8000Kyat(~HKD45),對我這個窮鬼背包客而言是很貴的。在我買好電話卡之後,機場竟然只剩下緬甸人,唯一看到一個亞洲臉孔的背包客正大步走出機場,我立刻衝出去攔著他,現在回想如果我是他應該會被嚇死。很幸運的遇上這位台灣男生,更幸運是他很大膽的連住宿也沒有訂就飛到緬甸,原本他打算走大概二十分鐘找巴士,但幸運的遇上了,我可以省車錢,他也順便到我的住宿看有沒有床位。原本我們打算再找其他人拼車,可惜花了大概三十分鐘也沒遇上什麼旅客,不然就是不順路的,最後就只有我們兩個,但交通費還是省了一點。要認識其他旅人,第一,就是「不要害羞」。在緬甸交通方面通常是計程車,也是對一個人窮游的最大挑戰。下圖的泡菜男也是因為找人拼車認識的。所以遇到好獵物,千萬不要害羞不要猶豫,走過去問問要不要一起拚車,說不定他也是在找人一起省錢。
剛到步就認識了他們:一對來自斐濟的夫妻和一位年輕泡菜男,hostel是認識朋友的第一步。(@Yangon, Myanmar)
第二,找背包客和人氣高Hostel
這次坐了兩趟來回仰光(Yangon)和蒲甘(Bagan)的過夜巴士,到達目的地的時間通常是清晨,所以要坐計程車直接到Hostel。通常在過夜巴士上面我都會開始尋找目標,最好的就是背包客,語言比較不會有溝通問題,通常也比較接受跟陌生人聊天和拼車。拼車的另一個難處就是找不到去相同地方的人,所以通常我訂的Hostel都是比較高人氣的,地點在集中住宿的地區,比較容易找到去附近的人。
一下過夜巴士就會被一大群計程車司機圍上來,很幸運地兩次我都立刻找到人,而且都是住在同一個Hostel,甚至在Bagan的時候,大家一起到了Hostel之後又一起出去玩了。
另外hostel 通常有很大的公共空間讓你去認識其他人,晚上搖身一變成了酒吧,比較高人氣的話也就代表人會比較多,比較容易找到跟你有相同興趣或相同行程的人 。也有一些Hostel會自己舉辦一些活動或者行程,那你就不用擔心找不到人一起玩或者花費的問題。這次住宿都找到不錯的,下面會有一些資料。
因為拼車和住在同一個hostel而認識的,分別來自菲律賓和挪威。背包客就是有相同的瘋狂,整夜沒睡好,下了過夜巴士後拼車到旅館,然後直接出去玩了一整天。(@Bagan, Myanmar)
最後,當然是跟當地人做朋友!
我會喜歡這種落後地方,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裡的人很單純,可以很放心的跟他們交流。這一次遇上了兩個讓我特別難忘的當地人。
三小時的火車絕不無聊,當地人即使語言不通還是玩的開心。(@Circular Train, Yangon)
第一個是在Bagan遇到的。那時候我騎著e–bike在十字路口迷茫的看著Google Map,而這個黑版范逸臣就騎著他的機車過來問我有沒有需要幫忙,當他聽到我要到一個人很多很有名的Pagoda(佛塔)看日落,他就覺得人這麼多沒有意思,提議帶我去一個沒有名字也沒有人的塔。這個開場聽起來很像綁架案的開頭,但我不知道為什麼相信他就跟著他去了(那時候剛好遇上第一天認識的台灣男生,所以才敢一起去)。
果然他帶我們到了一個完全沒有人的地方,連佛塔也是要用爬的上去,但是那種寧靜跟空闊是在其他大的佛塔感受不到的,我們邊聊邊看日落,看完他還護送我們回去。

另外一個大好人是在仰光遇上的。那時候我正走路到Shwedagon Pagoda(大金塔)看夜景,距離我住的地方4公里,走路大概一個小時,用體力省下計程車費。走著走著就有一個當地人(更黑版的Obama)跟我搭訕,這個情況在緬甸很常發生,所以我就跟他邊聊邊走囉。後來他聽到我要走路去大金塔的時候,覺得這樣走太累太遠了,就說帶我坐巴士。不過要知道緬甸的巴士上的站名甚至路線號碼都是緬甸文字,基本上旅客坐巴士有一定難度。我當然不想錯過這個體驗當地生活的機會,結果就讓他帶我走回巴士站,大概要走回頭10分鐘,一個陌生人竟然願意這樣幫我。到了巴士站還幫我找車,跟司機講好了在什麼地方叫我下車,讓我很順利省了一個小時走路時間, 10分鐘就到了目的地。

:: 緬甸住宿 ::
(因為我不太會拍下住宿,所以照片盡量找最接近真實情況的)
公共空間不大,但我很幸運一到步就遇上了斐濟夫妻,再而介紹了其他人給我認識,空間不大所以很容易遇上其他人,只要不害羞就很容易認識其他人。床非常大和舒服,但冷氣大到我第二天有點病。Staff 非常有禮貌,晚上還播球賽一起看。

Address: Thiri Sandar, Hkan Latt Quarter, New Bagan
(Photo from Ostello.com)
應該是所有背包客和緬甸人都認識的一家hostel,長期人流非常多。房間不算特別豪華,但賣點在於氣氛。公共空間很大,從早上到凌晨都人很多,晚上hostel主人會不定時到活動,加上酒精和音樂,瞬間變酒吧。Hostel會有日出日落團,適合不想自己計畫、懶得找旅伴、或想認識其他人的。

Address: No.40, Shwe Bon That Road, Pabedan Township, Yangon
(Photo from Hotels.com)


Instagram: mandykmli
Facebook: Where My Heart Goes 小旅人文迪